根據股票上市地點和所面向的投資者的不同,中國上市公司的股票分為A股、B股和H股等。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即由中國注冊公司發行,在境內上市,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供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的個人和機構以人民幣交易和認購的股票。
2005年11月5日,證監會和人民銀行聯合發布《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管理暫行辦法》,允許符合條件并經證監會和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的境外機構投資于A股。
A股也稱為人民幣普通股票、流通股、社會公眾股、普通股。
是指那些在中國大陸注冊、在中國大陸上市的普通股票。
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
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賬,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
B股的“B”,僅相對于A股的“A”而言,無實際含義,區別于“H股”、“S股”等含義。
①公司或投資基金發行的一種股份形式。
在發行過程中,公司通過章程給不同股份形式賦予不同的權益,使公司股份出現A股、B股等形式。
而不同公司賦予B股的權益也不盡相同。
比如中國境內上市公司的A股公司普通股,可以上市流通;而B股為人民幣特種股票,有些國家的B股為優先股,只享受固定紅利分配,沒有投票選舉權等。
②特指中國上市公司發行的人民幣特種股票。
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交易,在中國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
B股市場于1992年建立,2001年2月19日前僅限外國投資者買賣,此后,B股市場對國內投資者開放。
③不支付前期管理費用的投資基金,但是這種基金要交納傭金及年費。
如果投資者在持有基金的續存期限短于6~8年時退出,通常還要支付一定的賠償金。
所謂概念炒作是跟價值投資相對立的,就是沒有估值和業績支撐,僅憑一個故事來支撐股價。
對概念炒作,本文不進行道德判斷,僅力求對這種現象進行客觀分析。
我認為概念炒作在中國股市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的,具體情況要具體甄別。
首先,概念炒作往往有內在的合理性。
說到底,概念炒作賭的是成功的可能性。
并不是所有的概念炒作最后都沒有見到東西。
實際上,概念炒作常常有一些是有道理的。
如2000年時候的網絡股炒作,當時炒作的一些說法,到后來確實變成了現實,只是成功的企業并不是當時炒作的那些公司。
概念炒作往好里說,其實是一種類似創業的沖動。
特別是在經濟不好的時期,政府,實業界都在找出路,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自然就會有各種投資的沖動。
投資沖動不只是在股票市場上,在實業中也同樣存在。
在實業投資中,有大量投資也是注定要打水漂的。
好的概念,其誘人之處在于,雖然成功的可能很小,但是畢竟有可能成功。
好的概念題材往往是市場不能證偽的,就是沒有人能說:這個一定不行。
你可以相信它不行,但你不能證明它不行。
典型例子的就是重慶啤酒,乙肝疫苗的事情,有人相信它能成,如果成了,市場非常大。
不信的人只能不參與,但你沒有證據說它一定失敗。
如果不是上市公司一紙公告,重慶啤酒的疫苗概念再炒個幾年都可以。
其次,有人借概念炒作興風作浪。
相當于是借概念炒作開個小賭局。
有的甚至明知道這事不靠譜,也在炒,這就純粹是一個資金的博傻游戲了。
概念炒作時間長短持續性要看概念題材的大小而定。
有的太牽強,很快市場就沒興趣了,不管是誰,參與概念炒作都要注意這一點,就算是所謂主力資金,如果不管題材的前景,進去生拉硬拽,也會死得很快。
畢竟,現在市場是越來越理性了。
上周有些概念股在近翻倍之后,出現90年代常見的做莊盤面,表明有些“主力”黔驢技窮。
這說明僅憑資金實力,不順勢而為,也會陷入被動。
。
06年因股改而來的牛市行情中,價值投資理念深入人心,上市公司調研等成了機構投資人的標準動作,這使得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上市公司管理層成了中心,產業資本成了老大,他們隨意調控利潤,通過利潤操控來操縱股價。
這種情況下,公募基金的做法,他們的所謂價值投資,使基金成了接盤的工具。
上當多了,最后大家就又什么都不信了。
概念炒作最大的一個好處是,不需要跟上市公司來溝兌,直接就是資金說話,講故事,依據籌碼運動規律操作。
最近兩次的概念炒作,文化傳媒和溫州金融改革的概念炒作,讓我感覺似曾相識,這些炒作的路子,我們這些經歷過九十年代做莊時代的人來說,一點都不陌生。
這可以說是中國證券市場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短暫倒退。
關于概念炒作,有幾點提醒: 純粹概念的炒作往往是經不起時間檢驗的。
人們在狂熱的氣氛下,把小概率的事件當成了很大概率的成功事件,或者人們傾向于認為自己能夠找到成功的企業。
這是人們認知的一個誤區,畢竟,一個新的產業,一個新的東西,要見到效益時間會很長,股票投資人又是最沒有耐心的,所以,時間并不是概念炒作的朋友。
在故事講完之前,一定要退出。
還有一點要提醒, 熱衷于概念炒作的市場不會是牛市 。
所謂概念炒作,就是說市場追捧的股票只有一個故事可說,沒有業績支撐,這是有別于價值投資的。
牛市中,一定會有股票,有業績持續上升,空間巨大,并且也有利于炒作。
牛市中,領漲股應該是有很大的號召力,名正言順,理由正當,能吸引場外資金源源不斷地進場。
當然,概念炒作也可以是牛市的前奏,是主角出場前的小丑,鬧鬧場子,活躍一下氣氛。
關于參與概念炒作的技巧,以后再探討。
如何在中國股市賺錢?這一命題涉及到如下子命題:
1、對中國股市的認知;
2、賺錢的一般模式;
3、通過股市賺錢的可能性的存在性問題;
4、在中國股市賺錢的方法論研究。
對股市的認知:股市的基本職能,直接融資的場所。
股市應這種要求而產生,產生后仿佛脫離了這種最初職能的要求,演變成各色人群追逐財富的場所,人性的各種側面在這里面表現得淋漓盡致,也是各種變化產生的地方。
賺錢的模式,通過每月固定的薪水可以賺錢;通過一套系統模式賺錢,可以將自己解放出來。
通過一只個股的走勢可以發現在股票上賺錢的現實存在性,通過股市賺錢的人也實實在在存在著。
綜合而之,在中國股市賺錢是一項內外兼修的工作。
股市是一面鏡子,一種介質,通過其反射出人性百態。
股市因為一定的目的而產生形成,股市形成后,其派生效應更加明顯,成為展現和演繹人性的舞臺,各種人間劇目在這里上演,各種變化與情緒在這里發生。
應對變化,需要自知,了解自己的情感。
人性中的情感因素極易受到各種因素的誘發,反映在股市中,就是股價的短期波動極其變化萬千,加強與削弱同時發生。
應對這種變化需要放大格局,通過預期所形成的客觀控制力,減少操作頻率,以中長線眼光選股,在自己所選之股沒有發生特別改變的情況下,不因其他股票的極好表現而受到誘惑進而發生改變,依然堅持,股票一只一只的做,錢一次一次的賺。
自知就是了解自己的邊界所在,什么樣的股票自己可以把握到,自己可以賺到什么樣的錢,有這樣的意識,也就是在開始構建自己的系統,自己的模式,也就是賺錢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