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我國股票大盤指數是指:滬市的“上證綜合指數”和深市的“深證成份股指數”。
這兩市的大盤指數計算方法有所不同:
上證綜合指數: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為樣本,以發行量為權數(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的股價指數。
深證成份股指數:從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場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為樣本,以流通股本為權數,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4年7月20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0點的股價指數。
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
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
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
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認識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
而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作為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
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
由于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因此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
大盤漲跌看綜合指數的漲跌,綜合指數是按各只股票占的權重來計算的,而權重是根據市值來計算。
大盤漲了一般來說是整體上漲,但也有占權重大的大盤股上漲而中小盤股下跌的情況,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二八現象.指數的計算是很復雜的,通俗些來說,一只大盤股上漲可以抵消上百只中小盤股票的下跌對指數造成的影響.
當所有指數同步下跌或者上漲超過5%的幅度,幾乎所有個股都會有影響,幅度一般都會超過5%,如果指數上漲或下跌3%以內,時間2日內,強勢個股不會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