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價格的漲跌,長期來說是由上市公司為股東創造的利潤決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而影響供求關系的因素則包括人們對該公司的盈利預期、大戶的人為炒作、市場資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
溫馨提示:
①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②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1-04-2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準。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股票的漲落與以下因素有關:1、政治因素如世界的政局不穩,國內國際穩定的環境對全球的經濟和股票價格有健康穩定作用2、國際的金融形勢會對國內的股市價格也有影響,如08年美國引發的金融海嘯造成中國股市價格跌幅近80%,前段時間的迪拜危機,和希臘等政權級別的下調,讓中國股市的價格回調了10%左右3、中國良好的經濟形勢對股市的健康和股價的攀升也有促進上漲的作用,如今年上半年先于國際復蘇的經濟形勢讓中國的指數從低位上漲達80%4、國際趨勢,如低碳性能源全球環境問題也將是今后這些領域股票上漲的又一大趨勢5、政策因素政策走向,都會影響某些板塊股票股票的價格,如09年的汽車刺激計劃,汽車股就表現不俗,09年12月對房地產房價的抑制,房地產股票股票跌幅達20%左右。
等等6、上司公司的業績、盈虧、投資、擴張等等都對該股股價有影響7、還有就是股票的技術走勢調整,都會影響股價8、還有就是主力和莊家的控盤操作,都會讓股價產生起伏。
9、就是股市的自然規律,股價一直下跌,下跌到位就一定會上漲,上漲過度就一定會下跌10、還有股票價格一般還會受大盤制約。
供求關系的影響等等所以操作股票要順勢而為。
股票價格到了二級市場,由供求關系影響,買的人多于賣的人,價格自然就會漲,反之,賣的人多于買的人,價格自然就下跌了,這是源頭。
控制權當然就是誰手上錢多,股票多,就由誰來接管。
資金實力雄厚的莊家,不斷買入建倉,顯示出買的人非常多的現象,逐漸手上就積累了很多股票,當市場的大多數籌碼都集中到莊家的手里的時候,他多賣,股票就多跌,他不賣,市場交易股票數目減少,供不應求,股票就再漲,所以,這個市場說白了,就是誰有錢誰說了算。
希望采納
(一)經濟因素
1、經營狀況。
經營狀況即指發行公司在經營方面的概況包括經營特征,如公司屬于商業企業還是工業企業,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產品性質,內銷還是外銷,技術密集型還是勞動密集型,批量生產還是個別生產,產品的生命周期,在市場上有無替代產品,產品的競爭力、銷售力和銷售網等。
2、財務狀況。
發行公司的財務狀況亦是影響股價的重要原因甚至是直接原因。
依照各國法規,凡能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的重要指標都必須公開,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還需定期向社會公開。
3、股利派發。
對于大部分股東而言,其投資股票的動機是為獲得較高的股息、紅利,因此,發行公司的股利派發率亦是影響股價極為重要的原因。
4、新股上市。
公司新上市的股票,其價格往往會上升。
5、股票分割。
一般大面額股票在經過一段較長時期的運動后,都會經歷一個分割的過程。
一般在公司進行決算的月份宣布股票分割。
由于進行股票分割往往意味著該股票行情看漲,其市價已遠遠脫離了它的面值。
6、利率水平。
從股票的理論價格公式中可以反映出利率水平與股價呈反比關系,實際表現也往往如此。
當利率上升時,會引起幾方面的變化,從而導致股價下降。
7、匯率變動。
匯率變動對一國經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8、國際收支。
現代經濟日益一體化、國際化,因而,國際收支狀況也是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況下,國際收支處于逆差狀況,對外赤字增加,進口大于出口,此時,政府為扭轉這類狀況,會控制進口,鼓勵出口,并相應地提高利率,實行緊縮政策,或降低匯率使本國貨幣貶值,從而造成股價看跌;反之,股價將看漲。
9、物價因素。
商品的價格是貨幣購買力的表現,所以物價水平被視為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的重要指標。
一般而言,商品價格上升時,公司的產品能夠以較高的價格水平售出,盈利相應增加,股價亦會上升。
10、經濟周期。
經濟周期的循環、波動與股價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
一般情況下,股價總是伴隨著經濟周期的變化而升降。
11、經濟指標。
社會主要經濟指標的變動與股價的變化也有重要的關系。
12、經濟政策。
政府在財政政策、稅收政策、產業政策、貨幣政策、外貿政策等方面的變化,會影響股價變動。
(二)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指能對經濟因素發生直接或間接影響的政治方面的原因,如國際國內的政治形勢、政治事件、外交關系、執政黨的更替、領導人的更換等都會對股價產生巨大的影響。
1) 通俗地講,股票價格由經營狀況和供求關系決定嗎?
“短期而言,股市是一個投票機器(主管),長期而言,股市是一個體重計(客觀)”
在股災來臨之前,股價跟基本面多數會不相關,但股災之后能活下來并且反彈的股票都是基本面好的。
2)為什么企業的盈利會影響到股票的價格呢?
當企業玩收購戰時,企業盈利好的公司才有被收購的可能,而被收購公司的股價短期內將會被推到一定的高點。
反之盈余差的公司在牛市時被投機者炒作上去,當股災來臨時就被會打回原形。
3)如果市場上,同一時間所有的股民拋掉了某一支股票,那么它的價值是不是會到零呢?
大部分的公司股價會改變,而內在價值不會改變。
除非是銀行,在被客戶瘋狂提款現金的同時被股民瘋狂的拋售股票。
4)假設一年里一支股票沒有被交易,而該公司仍在持續盈利,那么股票也會飆升嗎?
會的,前提是財經媒體的股票分析員發現了這個價值股并且通過雜志報紙向一般大眾推廣。
另外
巴菲特認為:股票的價格取決于它公司的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而內在價值取決于一個企業在有限的生命內能產生多少現金(Free Cash Flow)。
以前內在價值被認為是賬面價值(book value),但后來人們發現一家企業的賬面價值并不代表企業的賺錢能力,而賺錢能力正是投資者/收購者所看重的。
于是便用每股盈余(EPS)來代替 賬面價值。
巴菲特更用企業所擁有的現金來代替盈余作為評估參考,因為盈余能被企業篡改,而現金比較難作假賬。
因此:將公司未來所能產生的內在價值(現金)折現便是股價。
當然這個只是巴菲特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