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點總是過分的貪婪和恐懼
市場出現積極的聲音,后續會有積極舉動
天體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曾在他的著作<時間簡史>中發出一系列的疑問,
它同樣也適用于投資領域:我們是誰?我們因何而來?我們向何處去?
天下大勢,和久必分,分久必和
希望總在絕望處
大盤趨勢向好,積極做多,耐心持有;行業推薦:(略)
投資中國美好的未來,分享經濟發展的快樂;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陰影,別怕,那是因為你的背后有陽光!。
股市有牛熊交替,股價有漲跌現象,這是一種規律。
還要明白一點股市的風險是漲出來的,股市的風險是跌出來的,所以我認為股市每次大跌主要是為了以下幾點:
第一點:為了擠泡沫,讓市場價值回歸
股市為什么每來一輪牛市都會相對應的來一輪熊市呢?還有就是為什么股價漲高之后都會出現一輪下跌呢?出現這種走勢都是為了擠泡沫,讓股市或者股價價值回歸。
比如2007年和2015年牛市來了,由于牛市漲高了,股市存在一定的風險,價值高估了,這個時候股市就會出現新一輪的殺跌,把這些漲出來的風險集中釋放,讓整個市場又回歸到合理估值。
第二點:為了收割老韭菜
股票市場就是一個融資與投資兼并的市場,但在A股市場里面融資功能演變為圈錢功能,投資功能演變為投機市場。
所以要弄明白股市或者下跌是為了收割老韭菜,把已經在股票市場參與投資的老股民關門一鍋端了,直接收割這些老股民,根本不給出逃的機會。
因為股市每一輪的下跌都是有超大資金在行為所致,而這些超大資金必然要有人接盤,很顯然接盤的就是散戶,散戶就成了超大資金的盤中餐,成了超大資金的接盤俠。
第三點:為了種新韭菜
根據歷史每一輪的下跌為了收割老韭菜,既然有老韭菜肯定就要吸引新韭菜,低位吸引更多人進來股票市場,為了就是長遠培養更多韭菜。
很多人都是在牛市行情的賺錢效應才進來股市的,所以下跌是為了種韭菜,牛市是為了吸引更多韭菜,讓這些韭菜成長起來,等熊市時候就開始收割韭菜。
總結分析
股票市場就是一個這樣漲跌循環的游戲規則,有漲有跌,只是漲跌的目的不同罷了。
總之上漲是累積風險,在培養韭菜;而下跌是釋放風險,再收割韭菜,這是股市的一種定律。
中國股市下跌原因如下:
央行降息預期落空,上周散戶開戶數環比大降30%,增量資金放緩讓股指做多動能減弱。
證監會周三核發新一輪28家IPO批文,新股發行速度不減重挫股指,市場預測凍資或1.4萬億元。
技術周四各大股指大陰包陽,典型空頭反撲形態。
兩融余額三連降縮水逾600億元,降杠桿效應初現打壓股指下行。
雖然部分與HOMS相關配資賬戶受開戶券商清理,但仍有人工盯盤、信用或抵押類貸款等五類場外融資在開展,這類資金清理將給大盤帶來重壓。
中國股票市場也稱為中國股市,1989年開始作為試點,本著試得好就上、試不好就停的理念建立。
所以在1995年之前的股市運作中,最大的利空通常是中國股市試點要停、股市要關門這類消息。
后受"3.27國債期貨事件"影響,中國期貨市場于1995年進行全面的整頓清理,中國股市成為扶持的對象,這樣股市才由此迎來了真正的利好,轉而進入了大發展的時期。
1、2007年10月16日,上證指數到達6124.04點,然后就開始下跌。
后來,中國股票是在2007年11月5日從6000點開始下跌到1600點。
2、那些在6000點到3000點以來不斷下跌的股票以權重股、傳統行業股為主。
鋼鐵、銀行、港口、公路等等盤子大,分紅少,增長緩慢的股票均沒法再次站起來。
還有很多業績差的股票來了個價值回歸。
這個過程是洗掉泡沫的過程,也許創業板的泡沫又被炒了起來,不過現在也釋放了不少。
未來由于市場擴容速度太快,股票太多,而收緊縮政策的影響,市場資金面有限,估值沒太大變化,而重點在個股的機會的局面將會越來越成為一種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