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在瀏覽新聞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基金最大回撤這個詞語,聯想到最近的行情,很容易就會想到回撤是不是指很多人賣掉基金。
其實,回撤并不是贖回。
基金回撤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時期內,賬戶凈值由最高值向后推移,直到凈值回落到最低值時,期間凈值減少的幅度。
通俗的講,回撤就是跌幅。
在基金產品中,通過用“最大回撤”來衡量一家基金公司產品的抗風險能力,也就是說在某一個周期內,這只基金的最大跌幅是多少,如果最大跌幅遠遠小于上證指數同期跌幅,或者遠遠小于大部分同類基金的同期跌幅,就說明這家基金的操作風格比較穩健,抗風險能力較強。
投資者在購買基金產品時,需要綜合考量這家公司的管理團隊、歷史業績、操作風格以及一些類似最大回撤、夏普指數等細化指標,選擇適合自己風格和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
下期預告:如何衡量一只基金的抗風險能力